解析生產力再造 智慧驅動力-題項定義與重點解說

瀏覽數:4518


  中國生產力中心於2016/05/16公告《生產力再造 (Productivity Again)評量系統》正式上線,目的為中心在「生產力再造」以「明確定位」與「具體論述」藉以展開各種精進措施,並知道「做哪些事情可實質幫助企業」達到4.0境界。而智慧驅動力將各數據妥善收集與分析應用,使決策品質提升,並使生產體系能因應經營者之管理作為快速反應。

一、企業資源規劃

  藉由即時、合適人員,透過資料萃取、整合及分析,支援決策過程的技術和商業處理流程。經由財務管理、生產控制、物流管理與人力資源等主要經營流程有透過建置連結緊密的軟硬體系統,將企業重要資源透過系統協調各管理部門進行綜合管理應用。

  優化ERP系統進行跨部門、跨功能的工作流程整合,達到資訊不落地的目標。基礎資料提供後續資料分析比對,提供現場製造及時決策,持續創造價值之目標。

二、現場管理系統

  運用監控機制掌握現場之人員、機具、物料與環境等,透過標準化與系統化方式進行管制並透過資料串連回傳管理系統進行查詢與追蹤。MES系統導入首重 1.主管支持,尤其是MES涉及層面非常廣泛,上行下效才能保證取得成功。 2.教育訓練,沒有正確觀念、信心不夠、現場人員排斥心理等需要經過良好的溝通。若有需求且尚未導入可以評估成本、時間效益,選擇適合解決方案。

三、資訊安全機制

  針對現有資訊軟硬體設備檢核包括資訊安全防護與災難復原之相關標準處理程序與管理機制,並是否有定期演練計畫擬定與執行。資訊安全管理是全方位、整體性的工作,涵蓋三個層面,管理層面、技術層面、和實體層面。在管理層面,必須制定資訊安全相關的政策、規範與程序;在技術層面確保資訊技術專案及支援活動以安全模式執行;在實體層面使組織及人員提出簡單明確的安全要求。

  避免營運場所及資訊遭受未經授權存取、損害與干擾。長期資訊安全,需建立稽核制度,並持續改善,以降低風險。

四、客戶關係管理

  從企業之銷售、行銷和客戶服務等業務流程檢核相關資訊化管理系統建置與目前運用情形,並瞭解與客戶間之服務交流情形。從技術觀點看,CRM代表必要的系統與基礎架構,以擷取、分析與共享所有企業與顧客間的關係。從資訊角度看,CRM代表一個資訊策略的規劃及執行過程,以評估組織能給顧客帶來最大利益的關係活動。CRM能促進企業與顧客之間互動程度,更瞭解顧客所需,提供企業更進一步的改進空間,創造更高的顧客價值與企業價值。

五、協同設計平台

  具備在產品生命週期中涉及的相關部門專業人員能夠針對產品進行設計與意見交流的共同平台,包括內部與外部人員可共參與。主要針對企業間能提供一致性的系統架構,著重於安全資料交換,有效設計管理。達成連結、安全 、合作、共享的設計目標。導入PDM是首要目標,其次以企業主軸橫向進行整合。若有需求且尚未導入可以評估成本、時間效益,選擇適合解決方案。

六、供應鏈結系統

  從企業相關供應鏈體系透過管理資訊系統串聯各工作角色,以進行產品製造、轉運、分銷及銷售的溝通協調與整合運作。為滿足客戶服務水平條件下,降低整個供應系統成本達到最低而把供應商、製造商、倉庫、配送中心和通路商整合。供應鏈系統包括供應鏈預測訂單系統、訂單系統、交貨系統、品管系統、財務對帳系統、供應商評鑑系統六大基本內容,視需求狀況導入必要模組。

七、網路社群行銷

  能透過收集多元社群網路對於產品之相關討論與評論意見,進行資料彙整分析,以作為產品改良與發展之參考。網路社群行銷的目的在於 1.資訊曝光、2.品牌認知、3.網友維繫、4.訊息掌控、5.口碑引導、6.特惠訊息。

  主要透過多元多樣的內容與社交媒體內的不同對象溝通,強調各種想要表達的觀點。在 B2C 與 B2B2C 或 C2B 中可利用網路社群行銷解決 Marketing 與資料收集的工作。若有需求且尚未導入可以評估成本、時間效益,選擇適合解決方案。

八、行動感測應用

  對於產品服務可以提供客戶使用行動化應用程式,除做為產品應用與客戶互動功能外,並可藉以收集消費者行為資料,以提升產品智慧化能力。建構場域的感測裝置為生產力再造的必要工作,感測裝置布置需要考量1.資訊安全、2.通訊協定、3.行動應用、4.數據收集。行動感測應用為後續數據分析(BigData、CPS)的前置必要工作之一。企業可以評估成本、時間效益,選擇適合場域的解決方案。

九、雲端運算平台

  運用雲端機房(包含私有雲或公有雲)將大量資料收集與儲存使用,並能夠利用雲端設備快速運算能力進行資料分析處理。行動化的時代企業所使用的資訊系統,大部分應該放棄舊有系統的思維,而改以用跨平台、跨裝置的方式。特別在資訊無國界的思維下,系統應該快速在AnyWhere、AnyTime、 AnyDevice 中存取。若有機會可評估成本、時間效益,選擇替換舊式系統或精進現有系統以符合行動化需求。

十、現場數據收集

  各設備安裝資料收集器與各式感測器等裝置之程度,以能夠即時或定期收集包括運轉、能源與品質等數據,並透過通訊方式進行傳輸後台儲存管理。現場數據收集與產線感測裝置布置是生產力再造的前置重點工作,裝置考量 1、資訊安全 2、通訊協定 3、收集什麼 4、儲存裝置。現場數據收集也是後續數據分析(BigData、CPS)的前置工作之一。企業可以評估成本、時間效益,選擇適合產線的解決方案。

十一、分析模型系統

  對於大量數據收集後,已針對特定議題進行數據分析處理,透過尋求關鍵因子建立數學模型,並配合數據收集持續修正,以提供精準預測參考。導入適當分析模型系統對 1.預測、2.預防、3.求解,有相當大的幫助。尋求最適解(不一定是最佳解),必須先由廣泛資料收集後進行資料檢視、文獻探討、系統實驗,找出合適的方法來精進生產效能。若有需求且尚未導入可以評估成本、時間效益,選擇適合解決方案。

十二、決策分析整合

  管理人員可透過各類實際數據與分析模型所產生之預測結果整合決策參考,並確實可用以進行調整與改善管理制度,提升營運績效。透過分析後數據提供決策參考,主要對分析數據最後階段適當的外顯化(Visualization)提供相關系統以供參考,相關系統工具有資料倉儲、商業智慧、與圖表引擎,適當的圖表工作讓決策工作會更直覺與更便利。

  整體而言,智慧驅動力以數據能因所採用之技術使精細度提升,確保生產體系能快速反應經營者管理作為改變。透過ICT評量系統的輔助,提供參與者線上填寫評量的機制,並提供分析圖表,從圖表的數據解析企業中的不足,或者是優勢在哪,並透過這樣的系統機制能讓企業快速邁向卓越。

更多資訊請參考...
{{item.title}}
生產力中心提供的活動資訊
{{item.title}}
相關出版品...